2009年4月26日

「諸未得境為得彼故功用散亂…」(第260頁第9行)

在「依一切種道或方便數決定」說明六度的數量決定中,關於持戒的部分大師提到「諸未得境為得彼故功用散亂,防護方便謂持淨戒,…」。
這一段話在SnawLion的英文版廣論翻譯成:The method for restraining yourself from the distraction of trying to possess what you do not possess is ethical discipline,...(第2冊第108頁第10行),它的大意是:「戒律是抑制追求未得(受用)所生散亂的方法。」
所以,這裡的「諸未得境」,似乎不是指「進一步要想增上而沒有得到的」,而是對照到前一句「於已得境界受用,無貪欲道或方便…」裡的「已得境界受用」,也就是說,對治因為追求未得受用境而起散亂的方便是持戒。

2009年4月19日

「不貪及無害」(第260頁第1行)

在260頁第1行,大師引了莊嚴經論的一個偈子,中文本上印的是:「不貪及無害,...」。
但是在SnawLion的英文版廣論翻譯成:Through relieving others' poverty, not harming them, ...(第2冊第107頁第13行),而Lhundub Sopa格西的注釋中翻譯成:By freeing them from poverty, not harming, ...(第3冊第240頁第3行)。
這一句的原文是:
這樣看起來,中文本的「貪」字,似乎應該是「貧」字,或許是當初排版時的錯誤吧!